“在新春第一个工作日作为企业代表参加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光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春第一会”明确地传递了广东向产业科技创新升级要高质量发展空间、向新质生产力要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的目标方向。
2月18日,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新一年奋进的号角。广东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也积极响应大会号召,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光
韩光表示,2024年,站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数字广东公司将牢牢把握数字政府建设新方位,紧紧围绕数据这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要素,聚焦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安全防护、数据开发利用等主责主业,夯实数字政府基础底座,全面优化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等“粤系列”产品,全力参与数据要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打造核心技术和产品体系,加快推动数字化服务转型升级,更加有力支撑和服务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南都·湾财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信息技术变革会对传统制造带来什么挑战?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如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韩光:我们不能单纯把信息技术变革理解为挑战,更多的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每个企业都应该采取更加开放和积极的策略来拥抱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产业来说,通过对传统的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经营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挖掘、分析这些环节中产生的数据,对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进行智能化改造,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加速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增强客户体验和满意度等诸多目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通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是新技术变革的代表,正在推动新一轮生产力革命,给经济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一方面是通用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的自动化革命,必然带动各类应用变革,进一步促使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可能培育出崭新的产业链、价值链,成为新的高质量发展增长引擎,广东省历来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去年底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数字政府领域要加大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建设数字政府人工智能运行平台,必将推进数字政府从需求驱动向智能驱动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是数据要素的深度应用,数据要素的开放和流通将进一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帮助市场需求和产品服务更快速地对接,提高市场产品的开发效率和生产效益,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我们也将抢抓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机构职能调整的机遇,依托中国电子加大数据应用产业布局,加强数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聚焦“数据要素X”12个行业和领域,挖掘典型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打造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技术支撑能力,更大力度探索推进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创新。
南都·湾财社:广东省在推进数据驱动数字政府建设条块协同方面,如何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吗,打造示范样板,将具有代表性的试点项目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经验吗?
韩光:为落实“一地创新、多地复用”,广东省上线了数字政府应用超市“粤复用”。在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统筹下,“粤复用”汇聚了全省各地各部门优秀的数字政府建设应用成果、服务商产品和省数字政府建设公共基础能力,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一个统一和便捷的渠道,用于宣传、学习和借鉴,同时可促进优秀应用成果快速、可靠、低成本地复用推广。
截至目前,已上架全省各地各部门2723个数字政府建设优秀应用、1537个产品和196个组件,其中数字广东公司作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所上线的应用、产品和组件数量排名第一。同时,我们通过充分总结广东数字政府经验与成果,向新疆、广西等对口帮扶协作对象进行赋能,促进相关地区数字政府建设。
南都·湾财社:日前,广东印发实施《“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标志着“数字湾区”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大湾区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合作优势有哪些?
韩光:广东省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已经六年,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数字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大治理、大协同”能力,牵引带动大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主要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坚实,广东已创新推出粤基座平台,实现全省数字政府云、网、统一身份认证、安全等基础设施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统一支撑,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大底座”,能有效会同港澳地区推动实现数字化“基座通”。
二是数据联通,已建成覆盖全省市县三级的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实现了全省公共数据汇聚与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汇聚了1199亿条公共数据,为2120个业务系统提供1965亿次数据服务调用,为后续大湾区数据跨境流通以及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是服务便利,打造了利企便民的“粤系列”核心产品,形成了面向企业、群众的政务服务应用矩阵,粤省事实名注册用户1.85亿,粤商通市场主体注册用户数1544.26万,为实现“商事通”“产业通”“治理通”“生活通”提供畅通渠道。
四是协同高效,广东已建成全省统一政务服务网、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和统一申办平台等协同平台,为实现企业和居民高频事项“跨境通办”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通过对接香港“智方便”,实现超过50多项政务服务跨境通办。
南都·湾财社:目前湾区在加强三地数字化协同共治。完善“一网统管”体系建设,人才通、社保通、就业通“三个通”进展如何?
韩光:在推动湾区社会“治理通”方面,一是完善“一网统管”体系建设,提升“粤治慧”省域治理总平台能力,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二是依托“粤经济”平台推动大湾区各类经济数据汇聚和共享应用,依托“统一赋码平台”推动大湾区一码畅行,依托“事项目录”推动大湾区治理一件事,提升大湾区数字化社会治理效能。三是共建大湾区智慧城市群,重点加强粤港澳三地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数字化建设合作。
在推动三地人才通、社保通、就业通方面,一是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广东政务服务网和粤省事APP跨境通办服务专区,推出人才引进、就业创业、税务申报、公司登记等54项高频服务,方便企业和市民线上一站式办理两地政务服务事项,截至目前跨境通办服务专区累计访问量(PV)超6万次。二是创新建立粤港在线身份互认机制,依托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通过可信身份认证技术对接,首次实现内地政务服务平台对香港市民身份的在线认证,截至目前通过智方便绑定广东统一身份认证账号累计超7000个。三是支撑粤港“跨境通办”合作成果发布会顺利召开,推动粤港政务服务便利化措施更好惠及两地企业群众,助力推进“数字湾区”建设。四是在香港库务大楼部署粤智助设备,共上线118项高频服务事项。通过“三个通”引才、用才,助力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南都·湾财社:未来大湾区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
韩光:坤明书记在大会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总书记赋予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务,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广东将“数字湾区”建设作为数字广东战略的先手棋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发展的主战场,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牵引和支撑作用,加快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按照推动湾区发展“要素通”、推动湾区数字化“基座通”、推动湾区企业“商事通”、带动湾区数字化“产业通”、推动湾区社会“治理通”、促进湾区居民“生活通”、加快粤东粤西粤北“数字融湾”的建设思路,打造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
数字广东公司未来将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全面对接“六通一融”服务需求,做好“数字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平台的衔接融合和技术支撑,助力湾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落地提供高效快捷的政务服务;二是依托紧贴一线需求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凝练共性问题,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湾区数字政府建设中率先应用推广,积极主动参与湾区数字政府、数据要素、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与广东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三是探索数据驱动的数字政府创新发展新模式,把握科技产业合作大趋势,加大与湾区各科技企业合作,构建形成创新发展合力。